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石雕文化
寿山石雕与篆刻艺术的文化渊源
类别:石雕文化   发布时间:2017-04-27 05:47:58   浏览:1289 次 [返回]

  篆刻,是一门古老的艺术;寿山石雕,也是一门古老的艺术。两者都以摩氏硬度在23之间,“软而易攻”的石头为载体。2006年,寿山石雕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;3年后,“中国篆刻”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    然而,今天的人们,似乎已经淡忘了这两门艺术之间深层的文化因缘。
    黄宾虹先生在《古印概论》中说道:“寿山石发明于元明之间。最初寺僧见其石有五色、晶莹如玉,琢为牟尼珠串,云游四方,好事者以其可锓可刻,用以制印。”这些所谓的“好事者”,不是别的什么人,而是一个文人和书画家群体。他们与青田石、寿山石的“惊鸿一瞥”,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际会,篆刻艺术由此再获生机,波澜壮阔异彩纷呈的明清流派印由此发端。同样,寿山石雕围绕印钮制作,也由此演化为一种服务于文人、为文人所欣赏、乃至文人参与其中的“文人化”的艺术。
    很久以来,篆刻与寿山石雕之间逐渐貌合神离,越行越远,失去了以往的“灵犀”与默契。一方面,佳石美材多为“有力者”所得,视同珍宝,巧施雕镂,却不肯用之于篆刻;另一方面,篆刻家所用之石,往往粗粝顽劣,不堪把玩,或者印钮题材与印文毫不相涉,制作匠气,缺乏文人之意趣。
    这种令人困惑的怪现象,因为两位艺术家的一次充满激情的合作而改变。
    王一帆,著名的寿山石雕刻家;谢钦铭,著名的书法篆刻家。他们怀着一份相同的文化认知,费一年之功,一人雕刻薄意,一人篆刻印底,共同创作了60件作品。他们用手中表达自如的刻刀,让两种古老的艺术,实现了“第一次牵手”。
    612日,他们带有探索意义的合作成果——《王谢集》,将在福建省博物院向公众展出。这一天,也是中国的第5个文化遗产日。
    雕刻与篆刻的融合,首先需要“人”的契合,也就是创作者之间相互的理解尊重,以及情怀、境界的接近。一方面要求雕刻家提高修养,向文人看齐。另一方面,篆刻家必须了解材质,注重印章的整体审美。王与谢,二人在各自领域中皆卓有建树,且以文化素养深厚见称,彼此钦慕已久而未有深交,一次偶然的晤面,谈起石雕与篆刻的文化渊源,以及两者分途的缺憾,顿有倾盖如故之感。于是,一拍即合,展开了一次“马拉松”式的合作。一年中,他们几乎抛开了所有的事情,旦夕讲论,切磋琢磨,叹赏寻绎于造化之妙,贯注全神于方寸之间。王一帆“放下二两半的田黄不刻”,成了业内美谈;而谢钦铭在完成全部作品后对笔者笑言,自己已经“才思枯竭”,大脑一片空白。
    雕刻与篆刻的融合,具体到作品,体现为题材立意的相互映发、浑然一体。寿山石雕与其他造型艺术的最大区别就在于,石雕面对的每一块石头都是独特的,有灵性的,这就给寿山石雕的创意设计增加了很大的难度,相当于“戴着镣铐跳舞”。在王谢的合作中,这种难度因为印语的融入、印面章的安排而变得更为复杂,如何让各种创作元素结合得蕴藉自然,而避免“命题作文”式的穿凿拼凑,对他们的才思提出了挑战。他们通常的做法是回到材料本身,从石头天然的色彩纹理出发,产生薄意创作的灵感,而篆刻的印语则由薄意的题材延伸开来,二者若即若离,不期而遇,所谓“文章本天成,妙手偶得之”。
    例如,一方印文为“乘长风破万里浪”的作品,一道斜贯章体的红筋,本为石头的瑕疵,却为崖岸树林抹上了彩霞。在几片云纹和一叶扁舟之间,层层波浪却无须再下一刀,因为这块坑石本身的“水纹”以天工代替了人工,“不着一字,尽得风流”。另一方印文为“小雨藏山客坐久”的作品,薄意的构思如同一幅山水小品,最妙的是,小亭上空居然散落着若有若无的细细杂点,为这枚雅趣盎然的印章增添了“神来之笔”。
    雕刻与篆刻的融合,更高层面的追求,则是刀法、神味、气息的和谐交融。谢钦铭的篆刻胎息于汉印,而由黄牧甫、吴让之、齐白石脱出,用刀生辣苍浑,爽劲从容,印面寓奇崛于平正,气息雍穆而雅逸。王一帆的薄意做到拙中见巧,简约空灵,兼具笔墨气韵和金石趣味,端赖于他的“刀外工夫”。王谢二人惺惺相惜,也正在此等处。笔者与他们闲谈过程中,发现两位艺术家经常在创作时从对方那里不断地得到启发。例如,谢钦铭发现王薄意雕刻中,用刀圆转而肯定。而当王一帆看到谢完成的一方篆刻,竟然从印面效果断言其创作时“酣畅直进,粉末堆积于石上而不顾”。
 “腹有诗书气自华”,艺术创作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,其文化蕴含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格调境界,一件作品的创意构思,不仅决定了材料的命运,同时也折射出创作者的文化修养和想象力。在这里,文人的眼睛,艺人的巧手,都是不能缺席的。千百年来,中国的传统工艺与文人艺术之间,始终隔着一堵厚厚的墙。打通这堵墙,需要文人艺术家与工艺家两边的努力,然而,文人总是放不下他们所特有的矜持,工艺家则受到文化的局限。如今,王、谢二人依托数十年“以石为田”的耕耘所得,从各自的那一侧用其心力,在相视一笑间,挖通了挡在他们之间的那道墙。 
    这对于日益受到关注的篆刻艺术,以及试图回到高雅的寿山石雕来说,未尝不是一个崭新的机缘。

上一篇:民间石雕在建筑中的运用 下一篇:石雕、石刻与石制工艺品的类别
Copyright 福建石中居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:厦门易尔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工信备案:闽ICP备16014376号-1 公安备案: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45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