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十三观音~叶衣观音

2018-06-17
浏览次数:55 次
返回列表

  〝叶衣观音〞在三十三观音中位列第二十二尊。〝应身相〞为叶衣观音的〝化身相〞是〝婆罗门妇女身和帝释身〞的示现。叶衣观音,乃梵文 Parnasavari 的译音。意即披叶衣之义。据说此尊全身裹于莲叶之中,故称为「被叶衣观音」。又称作「叶衣菩萨」、「叶衣观自在菩萨」。《普门品》曰:「应以帝释身得度者,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」。此尊法相依《叶衣观自在菩萨经》为天女形,戴宝冠,冠中安置无量寿佛。饰有璎珞及环钏,火燄环绕,通身圆光。共有四臂,右第一手当胸,持吉祥果;第二手结施愿印。左第一手执钺斧;第二手握绢索。坐于莲华上。自古以来以此菩萨为本尊,消除疫病、畜疫、劫贼、苗稼、虫等,且修习祈祷无病长寿,称「叶衣观音法」。叶衣观音其实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,也是一切诸佛智慧所幻化。于形象上专治众生疾病,实际上还是以佛法慈悲、智慧对治众生之心病,度其脱离自身根本烦恼。


  修布施、智慧等福德的帝释天主,若闻世界众生作恶多端,不孝顺父母,不尊敬师长、不持修斋戒、布施贫穷。则忧愁烦恼在诸天界中众生会减少,阿修罗界的恶神增多。若听到众生孝顺父母、尊敬师长、修斋戒、布施贫穷,则欢喜诸天众增多,阿修罗众减少。如果众生精进修德,天主敕掌管人类命数之神,增其寿命,反之者,不造福修德、不敬父母、师长、不修斋戒、布施精进,则不再理会救护或诏令司夺取性命,在诸经中均有记载此等说法。


  「帝释天」也是佛教的护法,忉利天之主神,居住于须弥山顶处善见城,统御四大天王,故称「天主」。帝释天原为婆罗门教印度之神,与梵天、毗沙门天等是最早摄入佛教的神祇。佛陀成道,于忉利天为母说法,帝释天主持宝盖跟随伺候释尊,担任护法。〝观世音菩萨〞看见有众生,需要以「帝释身」的方法才能度脱,就以相同类型,化现为其说法,令众生容易接受。以念诵叶衣观自在菩萨经,可袪除各类疾病,称为叶衣法。其叶衣镇、镇宅法则祈求于长寿无病或安镇宅第。


  典故:


  此尊虽相传全身裹于莲华中,而被称为叶衣观音。但经典中,却无任何记载,可资佐证。如《胎藏界曼陀罗钞》卷二,即云:「问说此尊何故名为被叶衣耶。答曰。不明。若是叶色色云心欤,衣慈摄受,被着欤。被着之义可然。叶者,八万四千诸相好外繁茂义。衣者,《法华经》说,乃柔和、忍辱之义也。」


  有人认为,梵文 Parna 是树叶之义。印度沙伐罗民族所信奉的湿婆神妃朵克女神,其别名就是树叶。而梵文的 Savari 是「沙伐女」的意思,也就是指「沙伐罗族的女人」或译为「沙伐罗族信奉的女神」。在朵克女神的神话故事里,记载有关树叶女神的信仰,说乌摩女神,一旦被激怒,就会变成朵克女神。乌摩本名阿波娜,是朵克的女儿。身为母亲的湿婆神妃,因思念在凡界的阿波娜,于是运用神力,来到世间。当祂见到女儿,不断地以各种痛苦的修行方法,来折磨自己的肉体。于是,心生不忍,痛苦地喊道:「乌摩、乌摩,停止,停止!」正在苦修的阿波娜,此时已进入另一度空间,正要由三禅转至四禅。忽然被母亲的哭喊声,拉回第三度空间。虽然母亲系出于慈心,但已坏了祂的修行。所以,阿波娜只要一发怒,就会变成朵克女神。后来佛教创立,阿波娜和夜叉女,为佛教所吸收。职司丰收、富饶之功德。从此,树叶女神就摇身一变,成为「披〈莲〉叶衣菩萨。」


  虽然密宗将在繁盛的树叶下之荫影,譬喻为清凉和大悲。但据《叶衣观自在菩萨陀罗尼经》记载,曾提及叶衣观音的形象,其经曰:「叶衣菩萨,其像作天女形,首戴宝冠,冠有无量寿佛。璎珞环钏。庄严其身。身有圆光,火焰围绕。像有四臂,右第一手,当心持吉祥果,第二手作施愿手。左第一手持钺斧,第二手持羂索。坐于莲华上。」与《秘藏记》所云:「被叶衣观音,白肉色,左手取羂索。右手执未敷莲花。」此二经记载和印度沙伐罗族所传说中的形象截然不同。


  如以叶音观音为本尊,持诵《叶衣观自在菩萨陀罗尼经》,称之为「叶衣修行法」。据该经所言,此经咒语,如果用于祈求长寿无病,称为「叶衣镇」,可增长福份、智慧、消除种种疾厄、灾难,若有国王率领诸大臣共修,则可使其国,风调雨顺、国泰民安、五穀丰收、四季无灾。若以此叶衣神咒为镇宅第之修法,经上说,此即所谓「镇宅法」,可使全家大小平安、宅院光明,福禄双收。


  此尊位列于观音院内,身呈肉色,左手持羂索、右手执杖,右膝屈立,坐于赤莲华上。三昧耶形为未开敷莲华。印相为右手作与愿印,左手持羂索。密号「异行金刚」。


  流传于日本的三十三观音,其中叶衣观音的形象,是穿白衣,结跏趺坐于草蒲团上,双手交叉,置于腹前。坐于草蒲团,是惟一保留原始披叶衣观音的形态。其草蒲团乃古印度人,用于祭祀仪式的吉祥草。视为圣物之一。


  赞偈:


  圆明叶衣观世音,三千威仪妙慈容;神光内凝觉真澄,心光发宣帝释身。


20180617163321_2031.jpg
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