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石雕文化
三十三观音~众宝观音
类别:石雕文化   发布时间:2018-06-16 10:32:05   浏览:1957 次 [返回]

〝众宝观音〞在三十三观音中位列第十七尊。〝应身相〞为众宝观音的〝化身相〞是〝优婆塞身〞亦有说是〝长者身〞的示现。「优婆塞」是印度对于受过菩萨戒的在家修行者之称呼。「长者」,就是年高德重的人。例如,年纪大又道德高,也有很多财富,加上博学多闻,有大智慧,或国家之中有崇高地位的人,或者是国家的首相等。《普门品》中曰:「应以长者身得度者,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。」观音菩萨示现长者身为众多的长者说法。因为长者地位崇高,因此要化现长者的身份为他们说法,以仁民爱物的法门使其成就。又有些长者,虽自身不希望成为长者,但还是要以长者的身份来感化他们,才能使他们信伏,所以观音菩萨就投其所好,现长者身为其说法,以便使其接受教化。据《妙法莲华经卷七·观世音菩萨普门品》载:「若有百千万亿众生,为求金、银、琉璃、砗磲、玛瑙、珊瑚、琥珀、真珠等宝,入于大海,假使黑风吹其船舫、漂堕罗刹鬼国,其中若有乃至一人,称观世音菩萨名者,是诸人等,皆得解脱罗刹之难。」菩萨坐于池边,悠闲自在地注视池水。右手按地、左足伸展、立左膝、左手置于左膝上,着华缦天衣、钏鐶璎珞严饰。头戴天冠,冠上有化佛。此尊菩萨就是赞美观世音菩萨,具无限的神力,福富满盈的现世利益功德。

  众宝观音法相还有一造型为密教大乘宝相:四面十八臂,每手各持一宝,这尊法相较为罕见,常被误以为是准提观音像。众宝观音所持宝盆内有七宝,这七宝又称「七法财」,是信、进、戒、闻、舍、慧、惭等的譬喻。七法财是一个人精神上的七圣宝,也是一般人最基本的修行之道。佛陀把黄金喻意为毒蛇,非分之财不要贪,否则终究自食恶果。众人追求心外物质,其实修善心累积福报,有健康财富才是真正的宝。至于身外的金银财宝,生不带来死不带去,人生终究一场空。然而,很多人却误将众宝观音当财神拜,真是有失佛教的真实意。需从菩萨相当中去体会菩萨「以相说法」的意境,了解了菩萨的愿力,观音菩萨的「应化身」相如何解释。要解释观音菩萨的「应化身」,就必须将「应」与「化」分开来解释。我们学佛人都知道菩萨本体无相,但是众生因为有色身的束缚着,所以很难接受「无相」的境界,因此菩萨必须以「相」来「应」众生,所以菩萨才有了「应身相」的示现。简单的说,「应身相」就是众生惟心所造就出来的相,也就是供奉在寺庙里的菩萨造像。长相特别于常人,拥有人的身形但却身着天衣穿金戴银又相貌庄严,这就是众生心目中的「菩萨相」,这种菩萨相就是应众生所感的「应身相」。相对的,「化身相」就是菩萨化现成凡夫的相貌,简称「凡夫相」。假设菩萨以「应身相」出现在凡间,相信这将会引起众生很大的骚动。所以菩萨入凡度化众生,就必须变成与众生一样的相貌,混杂在众生的世界里,而让众生不易察觉祂们的真正身分,而很容易亲近众生度化众生,这就是菩萨的「化身相」。总之,「应身相」即是「菩萨相」,而「化身相」即是菩萨所化现的「凡夫相」,相信这样得解释应该很清楚了吧。

  「众宝」一词:表示众多宝物。〝宝〞除了世间金银、珠宝等身外物。宝─在佛教中用以形容「佛、菩萨」及「法」之崇高尊贵,如「佛宝、法宝、僧宝、宝相、宝地」等。人世间奇异珍贵的宝贝,我们都知道是身外之物,可是越希奇少有的东西,大家就越喜欢,想得到,收藏拥有。像黄金、宝石产量少,取得困难,很多人就是喜欢,爱不释手。因而很多人将金银、珠宝等喜爱的东西,视为稀世物品。众宝─佛弟子会想到阿弥陀佛住的地方,栏楯、罗网、行树,皆是金银珠宝镶边围绕,七宝池、八功德水,池底金沙,阶道、楼阁全是金银珠宝庄严合成,黄金铺地,想有尽有。黄金在娑婆世界被视为宝物看待,在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就不稀奇了,遍处满地都是珠宝黄金。但是,具备享有的人,必须要自在无求。《佛说阿弥陀经》,偈句中─阿弥陀佛身金色…〝金〞乃珍贵、坚固,代表佛光永不变质之意。黄金或天然宝物,它的色泽、质地恆常不变,如佛法等,也表佛光永不变质之意。

  黄金─代表四义:

  一、色不变。二、体不染。三、转作无碍。四、能使人富裕。并以此四义比喻诸佛法身之「常、淨、我、乐」等四德。

  众生发愿念佛求生西方淨土,决不是为了宝物、黄金,大都是戒贪、济世利人,具备善行福德,才有资格到西方极乐世界,与许多善人,大菩萨俱会在一起,共论佛法、化导众生。

  「众宝观音」表三十三相「长者身」。「应以长者身得度者 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」。〝长者〞为在家居士,一般富豪、年高德劭、智慧高、福德满称为长者。 应以长者身才能得度的人,观世音菩萨就示现大富贵,大丈夫十德具足的长者身为其说法。

  【十德】

  一、姓贵:家族世系,扬名四方。

  二、位高:位居卿相,百官之长者。

  三、大富:家中产业,资金众多。

  四、威勐:威严厚重,人人敬畏。

  五、智深:拥有大智慧,福慧双修。

  六、年耆:年高独劭,人所敬养。

  七、行淨:品行清淨,可为表率。

  八、礼备:威仪和穆,为世人瞻仰效法。

  九、上叹:才德兼备,上者皆赞叹。

  十、下归:晚辈者,皆归向于他。

  长者心地慈悲,热心公益,皆以平等心对待人,深得众人尊敬。

  典故:

  众宝观音之由来

  众宝观音之故事由来非自佛教经典,而是来自于民间故事传说。众宝观音又称之为多宝观音。《观音菩萨传》中载有「多宝观音」的故事,传说观音菩萨显化于江北的事迹:古代江北地区民风刁悍,不知礼义廉耻,只贪财物,道德观全无,只要有利可图,为盗为娼都无所谓。再加上这些人都没有信仰,不知自身经常造恶会引发因果报应。观世音菩萨慈悲,见此状况非常不舍,而决定度化这些众生。

  观音菩萨化现一位外地来的长者,来到江北地区只身于这些众生当中,长者全身穿金戴银,手中又捧着一个装满财宝的聚宝盆,说是从外地来到本地寻亲访友的。这位长者全身戴满金银珠宝,捧着一个聚宝盆,就这样大剌剌的在大街小巷闲逛,故意引起这些贪得无厌的歹徒注目。长者逛街逛累了,又故意走到一个偏僻无人的地方歇脚。长者找了一块大石头,将聚宝盆往旁边一放,便坐在石头上闭目养神,最后竟然打起盹来了。这批跟踪长者而来的歹徒见状,认为正是行抢的好时机,大伙便一哄而上,并将长者身上的财物与聚宝盆搜括一空。

  这帮歹徒抢走长者的财物后,就各自分开去销赃了。正当歹徒们洋洋得意,准备将财宝变卖时,手中这些财宝竟瞬间化成石头。这帮人见状后非常惊讶,心想这位长者可能是神仙所化,于是纷纷回去长者曾经歇脚处想探个究竟。众人回到抢夺长者财物之处想见长者之时,却见不到长者的身影,只见到长者曾坐过的那块石头上,竖立了一块香梨木,木头上还写着「多宝观音」的字。后来事情传开来了,大家认为这是多宝观音示现来教化他们,于是便将这块木头凋成一尊名为多宝观音的法相,并送往当地慈云寺虔诚礼拜供奉。

  据《唐西域记》载曰:「晋时,西域一商主,泛海迷失航向,与同船商人,同声虔诚诵念观世音名号。忽见一僧,手持杖锡,凌空引导,遂安然返抵本国。」

  《高僧传·初集》亦载:「梁释法显,俗姓龚,平阳人,晋隆安三年〈西元三九九年〉,与同学慧景等,自长安出发,西度流沙,历诸危险,至天竺国〈印度〉,获诸经律,附商人大船,循海路而还。船上有二百馀人,值黑风,船几度进水,众皆惊惶,纷纷将船中货物,抛入大海。法显大师恐弃其佛经和佛像。惟一心念观音名号。虔请菩萨护佑,得使诸众归命汉土诸僧,船任风而去,得无伤害。经十馀日,抵达耶婆提国,停五月。随商船东适广州。佛经和佛像,皆完好如初。商贾财物亦无有大害。众悉皆脱险,安抵目的地。」

  《佛祖统记》亦云:「唐岑文本,字景仁,棘阳人。自幼习佛甚笃,虔诵普门品。有次经商乘舟往吴江,中途遇黑风,舟覆,船上乘客俱溺死江中。文本亦没入水里,正危急间,忽闻有人说,此人能诵普门品,水难应免。遂浮出水面,不一会,便安然抵达岸边。回家后,于是设斋斋僧。中有一僧,俟众僧离去后,才向文本言道:『天下方乱,君以善缘,幸免于难,终逢太平,致富贵。』说完,突然在众人眼前消逝无踪。众皆感惊讶。撤斋之时,在盌中得到舍利两颗。后弃商入仕,官至中书令。」

  赞偈:

  妙严众宝观世音,般若光宣示真际;寂静明心觉观照,长者身相度群迷。


上一篇:三十三观音~岩户观音 下一篇:三十三观音~延命观音
Copyright 福建石中居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:厦门易尔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工信备案:闽ICP备16014376号-1 公安备案: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459号